好词好句_唯美伤感的句子_优美诗句摘抄大全_好词好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学语文 > 三年语文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课文及教学设计

时间:2017-02-28 07:39来源:好词好句网 编辑:好词好句点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课文及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概述
 
· 课名是《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 《七颗钻石》是一篇……。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的原因,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并进行符合主题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焦渴、喜出望外”等词语;
 
· 读懂课文,来理解文中“喜出望外、涌出”等词语;能完成课件中提供的“填空”练习,会口头练说“她想------但又一想------”的句式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 能围绕“学完了课文,我想说------”进行主题打写。
 
过程方法:
 
· 通过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 通过两两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 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写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 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自主、合作探究水罐的一次次变化原因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 从品读大量有关爱的故事中,体会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策略
 
· 任务驱动法
 
本课以“水罐变化的原因”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次水罐变化原因的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来达成教学目标。
 
· 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东风东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非网络试验班。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 学生对童话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童话的形式很感兴趣;
 
·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由 好词好句网 (http://www.hchj5.com/) 收集整理 
------分隔线----------------------------
没安装畅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