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出生时间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出生时间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2016-02-20 12:11:08热度:作者:来源:

话题:历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心理学家 健康知识 家庭教育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出生时间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摘 要]诺贝尔奖是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6个奖项组成,其中前3项(有时还包括第6项)统称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它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最高科学奖。诺贝尔奖得主(尤其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是全人类聪明者中最集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首先全面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然后从统计分析所有6项诺贝尔奖得主的出生时间入手,试图探讨出生季节与人的聪明程度的关系,笔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出生季节与人的智力水平发展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商数学说;智商;情商;逆商;志商;财商;左右脑分工理论;诺贝尔奖得主;出生季节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58-09
1 引 言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出生季节对人类健康、寿命长短、智力发展(聪明程度)以及体能状况的影响。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为出生时间与人的聪明程度是否存在关联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尝试从诺贝尔奖得主这个侧面来初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介绍国际上现行通用的衡量人才的方法和标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2 多元智能理论
国内外考查评估人才的方法和标准很多[1-2],反映人类智力(intelligence,又称智能)水平高低的智商一直是其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心理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科学评估的依据。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可采用单一的、可量化的智能检测手段(即智商IQ)来测量个人的智能。国际上通用的考评方法现常采用多元智能理论,其核心是认为人不仅仅只有智商这一个单一平面,还是一个包括情商、逆商、志商、财商和德商等在内的“立体人”。1935年美国心理计量学家瑟斯顿(Louis Leon Thurstone,1887.05.29—1955.09.29)在其专著《心智向量》(The Vectors of Mind)中首创多元因子分析理论并提出构成人类智能的7种基本能力:言语理解V(verbal comprehension)、词语流畅W(word fluency)、数字运算N(number)、空间知觉S(space)、联想记忆M(associative memory)、知觉速度P(perceptual speed)和一般推理R(general reasoning)。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Howard Earl Gardner,1943.07.11—)经过多年对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和艺术教育的研究,证明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1983年他在其专著《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首创多元智能理论,它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一大突破。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类智能至少可分为以下9个方面:①言语—语言(verbal-linguistic)智能:有效地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②音乐—节奏(musical-rhythmic)智能: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③逻辑—数理(logical-mathematical)智能:运算和推理的能力;④视觉—空间(visual-spatial)智能:准确察觉、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⑤身体—动觉(bodily-kinesthetic)智能:运用整个身体(包括四肢和躯干)来表达想法和感觉的能力;⑥自知—自省(又译为自我认知、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or self-questioning)智能: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⑦人际交往—社交(interpersonal-social)智能:与人相处和社交的能力,表现为觉察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⑧自然观察(naturalist,加德纳1995年补充)智能:认识世界和适应世界的能力;⑨存在(existential,加德纳2000年补充)智能: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和终极世界的倾向性,即人们的生存方式及其潜在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可开发性。
根据上述智能范畴,国内外现已发展出几十种不同的智能商数学说(如智商、情商、逆商等),大多属于发展心理学的范畴,其中情商、逆商、志商、灵商、心商等学说还与认知心理学密切相关。现择其主要者简略介绍如下:
(1)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智力(智能)商数的简称,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具体说就是指人的语言记忆、语言推理、数字推演、逻辑顺序和专业知识等能力。智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所必备的核心能力。智商比传统的智龄要科学,智龄(智力年龄的简称,又称心理年龄)是指智力达到一定年龄的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fter Alfred Binet,1857.07.11—1911.10.18)和西蒙(Théodore Simon,1872.07.10—1961.09.04)合作制定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Binet–Simon test);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斯特恩(William Stern,1871.04.29—1938.03.27)首创比率智商IQ(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概念;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曼(Lewis Madison Terman,1877.01.15—1956.12.21)引入IQ概念,对比奈-西蒙智力量表进行修订并进一步标准化,从而得到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2003年已发展到最新第4版);1949年美国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avid "Wex" Wechsler,1896.01.12—1981.05.02)推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适用于6~16岁儿童,2003年已发展到最新第4版)并首次采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1955年他又推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适用于16~74岁成年人,2008年已发展到最新第4版),1967年他再次推出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适用于2.50~7.25岁儿童,2002年已发展到最新第3版)。现国内外通用的3个韦氏智力量表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人群,其离差智商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得分低于70分则为智力缺陷。它们已被广泛运用于个体智力测验并已得到国际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公认。1945年韦克斯勒还推出过韦氏记忆量表WMS(Wechsler memory scale,适用于16~90岁的人群,2009年已发展到最新第4版),它包括7个记忆分测验:个人经历和常识(经历)、时空定向(定向)、数字顺序关系(计数/心智)、顺背和倒背数目(背诵数目)、理解逻辑(理解)、成对联想学习(联想)、视觉再生(再生),其中前3个属长期记忆,第4个属瞬时记忆,后3个属短时记忆